工業4.0時代,全球制造業正加快邁向數字化、智能化,智慧物流供應鏈大勢奔涌。8月27日,在智博會的飛力達展廳內,自動化立體倉庫、輸送系統、拆碼垛機器人、AGV、5G無人駕駛配送車、供應鏈控制塔……一個全新的智慧供應鏈協同沙盤、智慧管理看板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圍觀。
飛力達股份作為科技驅動的智造供應鏈管理專家,是一家5A級的上市物流企業,業務領域覆蓋IT、通訊、汽車、精密儀器等高端制造業,為客戶提供貨運代理、倉儲運輸、供應鏈金融、供應鏈解決方案等綜合物流服務。重慶飛力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是飛力達股份與重慶輕紡集團合資成立的綜合性供應鏈管理公司,在保稅港空港保稅區內和在西永保稅區都布局了“智慧供應鏈共享中心”,其中,空港的“智慧供應鏈共享中心”已經投用,西永的“智慧供應鏈共享中心”將在明年初投入使用。
倉儲少人化、無人化是現代物流的趨勢所在,這樣不僅為企業節約空間,還能提升效率和準確率!長期以來,我國的國際貨運代理一直處于船、貨之間,業務范圍局限于訂艙、報關、轉運等簡單環節性服務,“按部就班” 、“循規蹈矩”。而飛力達股份作為扎根于供應鏈體系的上市企業,不僅融合國際貿易、保稅展銷、供應鏈管理、倉儲物流、電子商務、多式聯運等現代服務企業,還在打造“智慧供應鏈共享中心”方面全面發力,形成新型的商業模式。
“目前我們的客戶涵蓋電子、汽車、智能制造等行業,包括上百家世界500強企業。近幾年,隨著生產制造企業流水線體系的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的提升空間十分有限,那么打通上下游企業數據,實現操作連通,既為制造業企業提升效率,還能節約成本。”飛力達股份總裁耿昊告訴記者,“去年,我們決定在空港保稅區建立智能化倉庫,引進智慧倉庫、無人卡車、AGV、空中連廊等新技術,為ODM企業提供整合供應鏈,在投產后幾個月的數據對比中,達到了我們期望的數值,也幫助制造業企業實現了效率的提升。”
在空港保稅區內,占地3000平方米的飛力達自動化立庫已建成使用,除了有12個巷道,12臺堆垛機,還匹配了10臺AGV搬運車和2條影像識別線以及自動控制軟硬件等國際先進全自動設備。
據了解,飛力達還將陸續引入重慶項目的無人叉車,在收發貨作業中精簡了人力,會提升高空作業的安全度;拆碼垛機器人可以以卓越的精度、速度和高效穩定的性能同時完成多生產線要求;AGV、RFID的投入使用會解決倉庫端與客戶端搬運的人力問題;5G無人駕駛配送車將實現共享物流中心與客戶間的無人配送及信息流的聯動。
“在揀貨人員面前,存儲箱會自動流轉,揀貨員只需用指環RF槍掃一下存儲箱條碼,電腦界面會提示該存儲在哪個格位,以及需要挑選貨物的數量及盤數。”飛力達股份工程技術部總經理盛化偉介紹到,“另外一側液晶屏幕上的供應鏈管理塔,還可通過客戶的需求,對到貨時間,通關,運輸,倉儲,庫存,生產線等全流程進行掌控,為企業提供高效的改善與應對策略。”
據悉,自動化立體庫利用立體倉庫設備可實現倉庫高層合理化、存取自動化,操作簡便化,提高空間利用率;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運行,面向存儲作業和跟蹤管理的系統,實現實時質量跟蹤管理、實時生產品種跟蹤管理、實時配送跟蹤管理,實現在線一體化運作;產、儲、配無縫鏈接把自動化立體倉庫與整個企業的生產系統集成在一起,形成企業完整的合理化物流體系,提高企業生產管理水平。不僅順應“智能生產”的時代趨勢,還能全面提升公司的物流能力和管理水平,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由于物流供應鏈是制造業企業的重要配套功能,也是地方政府的基礎服務功能,飛力達一直跟隨著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步伐不斷發展。我們自從十年前落戶重慶以來,扎根地方發展,也為電子制造業在重慶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去年飛力達在重慶的進出口業務近20億美元,企業規模也逐年擴大。”?飛力達股份總裁耿昊說,“除了硬件的功能連通,軟件和數據的連通更重要。現在我們立體倉庫已經做到了全自動化,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推動智慧供應鏈的發展。通過連接供應鏈上下游的數據,做到可預警、可計劃、可預測,為制造企業進一步提高效率,創造價值!”
明年年初,飛力達位于西永的西南供應鏈基地項目將投入使用,該基地主要利用智能制造、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構建區域性電子物料倉儲配送云服務平臺,打造飛力達全球電子料件分撥中心和西南陸運集散基地,為在西永綜保區打造智慧倉儲物流,建設智慧綜保區奠定基礎。
未來,飛力達還將在重慶做非保稅區的共享供應鏈中心,引進更多針對中國國內市場的制造業企業,通過整合不同企業的后端供應鏈,讓廠區專注到生產線中,提高產能、提升效率,同時為更多制造業企業落戶重慶提供有保障的基礎設施。